地址:香港長洲中興新街20號地下 |
電話: 29815118 |
||||
電郵 : range5118@yahoo.com.hk |
傳真: 29815151 |
||||
長洲歷史演變 Cheung Chau History |
|||||
長洲史前時期 | |||||
遠在四千年前,長洲這小島已有先民聚居。從香港地區出土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可發現下列兩項事實: 一. 香港地區發現的新石器遺址,多近海邊,而且多集中在較西或西南部的海邊,位處內陸的,則較少。形成這樣的聚落分佈,主要是香港夏季吹東南風,且常有颱風,如在東面建屋、捕魚,十分不利,故多聚居西部。二. 該等地區,較為水淺,先民容易找到生活資源,有利定居;例如:從流浮山、后海灣一帶,適宜野生水產的生長,遂成為先民聚居的地點。(1) 長洲與香港同處珠江口,而長洲又貼近大嶼山,其位處群島之中;不但容易穿梳往來各島,而且因鄰近珠江河口,容易找到豐足的海產食物。島上雖沒有高山,海灣也不深闊,然卻有群島圍拱;海上波浪較外出群島平靜,是一個良好的遮避棲息之所,這種環境最適合先民生活。 環顧中國沿海,身處河口而有這種格局的不多。
據現時考古發掘所得的資料,在四千年前,先民已聚居於今新界西南及鄰近海島沿岸海灣內之沙堤及山坡。舂坎角有的出土文物,證明當時居民己懂用火,燒製陶器用品;長洲、南丫島、大嶼山有上升的沙丘遺址,是時人的聚居地。 從長洲鯆魚灣出土的遺物看,先民也懂得用動物的骨頭來雕成工具 ,有些更用作飾物來配帶。而從幾個遺址的出土物都 是相類似來看,先民應能夠用簡單的航具穿梳於附近各島嶼間。新石器時代晚期,先民的活動範圍,已擴展至山崗及山岬,並有較大的聚落遺址 興建房舍聚居及爐灶的發現。(1)
|
|||||
史前先民生活造型(11) | 史前先民生活造型(11) | ||||
石玦 (新石器時代--長洲鯆魚灣出土)(11) | 石箭鏃 (新石器時代約公元前4000-2500年)--長洲鯆魚灣出土)(11) | ||||
先民居於海邊,每年六月前的豪雨、六月後的颱風,嚴重威脅先民的安全。以當時的生活條件,人們是無法逃避的;他們驚恐無助的樣子,跪地向天哀求,也未能遏止災難的來臨 。基於人類的求生欲望,自然會尋求一種可以「鎮壓」風浪之力量。在香港沿海一帶及離島的瀕臨海邊的石上,包括港島大浪灣及黃竹坑、大嶼山石壁、長洲東灣、東龍島、西貢滘西洲及龍蝦灣等地、散布有不少古代石刻,呈幾何圖紋,疑為圖騰,可能是先民為鎮海而留下的刻鑿。(1)
石刻的刻鑿,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發現石刻的地方,相信有一定數量的人聚居,或路經該地作刻記而分段刻成。長期留居,沒有生活資源是不成的。還有,發現石刻的地區,位處香港南部地帶,每年颱風季節,常受風高浪急的侵襲;同時,發現石刻的遺址,均在海邊,可推想當時居住該地的人,是以漁獵為主,農耕為副。上述文物的發現,說明了遠古時期的香港,已有人類聚居 ;活動範圍集中在西南部。(1)
|
|||||
位於東灣的長洲石刻 (法定古蹟,約3,000年)(2) | 長洲鯆魚灣遺址------挖出新石器時代中期遺物 (約公元前4000-前2500年) | ||||
蚌刀 (新石器時代--長洲鯆魚灣出土)(4) | 骨鏃 (新石器時代晚期約公元前2,500-1,500年--長洲鯆魚灣出土)(3) | ||||
長洲遠古歷史 | |||||
香港早期的先民屬輋族,為古代傜族的分支,以漁獵為生。(1)春秋戰國時代,百越系入遷,與區內土著同化;大嶼山、長洲、馬灣、赤臘角、屯門等地都有銅器出土,包括有禮器和兵器。禮器的出土,顯示當時的居民已相當富有;兵器的發現,相信當時已有掠奪與防守的行為出現。
秦始皇銳意開發嶺南,出兵百越及遣軍戍守五嶺,使原居五嶺的古越人,大量向南遷移。又戰敗的中原軍民,便留落嶺南,與土著爭奪地盤,或進一步南移,抵達香港地區,即成為我們所指的越、蜑等族。(1)及後每次中原動亂,都有族群遷入香港地區。
|
|||||
青瓷深腹碗------(出士地點:長洲 大貴灣) (唐代 618-907)(11) | 長洲古地圖(16) | ||||
長洲中古歷史 | |||||
長洲雖然很早已有蜑民聚居,然由於其文化水平不高;故雖有三千年歷史,也無一鱗半爪之紀錄。據考古資料顯示,屯門、赤臘角、大嶼山北、馬灣、南丫島、長洲、港島南等地,都有唐代燒灰、煮鹽遺址的發現,亦有製食用具的出土。雖然自漢代開始,鹽便由政府專賣,政府為保障鹽利,自當置軍保護。唐玄宗時於屯門 鎮置有重兵二千,除了地區日漸富庶,有鹽和珍珠之利外;也因香港區內人口逐漸增加,需揖捕盜賊之責,及保護頻繁的商貿。然長洲雖是一小島,由於穿梳各島便利,加上官府管治鞭長莫及,居民自不免販賣漁鹽圖利。
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在今九龍灣地,置官富鹽場,派遣鹽官,專責管理鹽場事務,並以軍駐防,嚴禁私鹽販賣。據史書記載,當時大奚山(大嶼山)為傜民居住地區,以漁鹽為業。孝宗淳熙(1174-1189)年間,以大嶼山居民販賣私鹽為由,下詔禁止,後來引起了寧宗慶元三年( 公元1197)的「大奚山傜亂」。蒙古統一中國後,設屯門巡檢司,置巡檢一員,從九品,負責「盤詰從來奸細及販賣私鹽犯人」(王佐《廣東通志》),掌管香港區內產鹽、採珠等事務。從史料顯示,居新界各地的居民,皆以務農為主;或居沿岸之民眾,則以漁鹽為業。(1)由於長洲附近區域盛產海鹽,雖自漢以來鹽皆由官賣,然私製、私賣卻禁之不絕。
|
|||||
(古代以南方屬火,位置在上;北方屬水,位置在下。故長洲在圖的右上角) | |||||
長洲兩處灰窯遺跡 (唐代以來) | |||||
長洲雖然在四千年前已有先民聚居,但在其後的發展卻不及附近地區如屯門鎮、香港等地。其主要原因是其只是一個小島,在物資支援上明顯不及其他大區的直接。不過由於長洲地理位置介於大 嶼山、屯門鎮及香港中間,在中古時期的唐、宋、元、明,長洲卻能起著一個中途的補給站。而且其 後也位於澳門和廣州的主要航道上,在古代交通不甚發達的情況下,長洲充份發揮了水上中轉站的角色,是其繼續繁盛的原因。而更重要的是長洲這地方當時有不少商機,才能吸引人口聚居。從現存的資料顯示,長洲到清朝時代才設立衙門、税關及派遣軍隊駐守。因此,可以說長洲這個小島,千多年來已為商賈提供一個很自由的買賣環境。
香港經濟,在明代已相當發達,漁、農、鹽、製陶食器等行業,十分興旺,各地居民多種香樹(瀝源、沙螺灣);長洲則主要以漁鹽為主,人民生活安定。 (1) 最早有明確的文獻記載是在明清兩朝,據明朝郭裴(公元1529—1605)之《粵大記》所記載 ,長洲舊稱「長洲二島,位於大蠔灣(大嶼山)附近」。據《離島區風物志》記載,宋末時徐氏一族帶同家族五房人口約三十多人,護送宋帝昺逃亡至九龍城;後為元兵追殺,再逃至長洲現時之鶴佬巷定居。其後約三 、四百年前,羅氏及朱氏家族也遷到長洲居住。由於長洲水上交通十分方便,遂吸引附近島嶼如南丫、伶仃、梅窩、坪洲之漁民前來相互交易。故長洲在明朝時已是中國華南地區一個漁鹽的聚集地。(4)
|
|||||
豫章草廬(羅氏家祠)(3) | 朱氏家祠 | ||||
黃氏家祠 | 徐氏家族最早定居於此區 | ||||
清初在遷海之前,
香港區內盛產海鹽、珍珠、莞香,且多北運販賣。但自公元1662年遷海以後,民人流散,致海鹽、珍珠及莞香三業皆告沒落。及至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清廷特别批准復界,原居民才得以遷回
。
但遷回的不多,遷入的客族,則多以務農為業。在聚居地又漸有墟市的出現,例如大步(埔)墟、太和市、石湖墟、元朗舊墟和聯和墟等。同時,當時人民極重祭祖、科第、祀神等,故各地建有不少宗祠、書室、廟宇等,亦有各地的建蘸特色。
(1)
清乾隆年間長洲已發展成為墟市,島上很多廟宇都在那時候建成
;如北社
據《新安縣志》記載:「長洲在急水門外,大奚山南,長十餘里,商賈多聚集於此。」至乾隆年間更增設了長洲墟,「及添設鹽田、沙漁涌、長洲各子埠,查緝走私,以裕課餉。」而「銷鹽子埠」也就是海鹽集散地。至十九世紀中葉,當時島上最少有二百間店舖營業,可見當時長洲之商貿發展蓬勃。商貿旺盛遂吸引更多不同鄉籍人士陸續前來聚居,並與同鄉一起成立會所,處理鄉民間的糾紛。(4)當時最早出現的同鄉會是東莞會所,及後寶安會所、惠潮府等族群組織相繼成立。 從現時島上一些古舊的建築物來看,東莞人及寶安人佔據了島上最平坦及有利的位置,興隆街及大新街應是古時最繁榮的地方。而客家及鶴佬則遷至較偏遠的位置,從宋末時徐氏一族遷至鶴佬巷的位置來看,長洲當時的人口已有一定的規模。
|
|||||
|
|||||
玉虛宮(建於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 | 黃維則堂曾對長洲近百多年來土地有重要影響 | ||||
1851年興建的長洲浸信會教堂(12) | 契約於1880年1月20日(光緒五年十二月初九日)訂立(12) | ||||
長洲近代歷史 | |||||
十八世紀末,島上的蓬勃發展遂引來海盜的覬覦;據聞著的海盜張保仔(公
元1786-1822年)之興起,與長洲海峽的興盛有關。張保仔經常橫行廣東沿岸,主要劫掠沿海的運鹽官船或外國
在公元1842年中英戰爭,英軍艦隻曾駛至長洲,但因為長洲的水深不足,未有佔領。故長洲一直由滿清政府九龍城大鵬師管治,當年長洲還有衙門。至1845年,中英簽訂《穿鼻草約》,香港島為英國所割佔,印度人紛紛來港謀生。印度人先經長洲,稍作停留再入港島;這種現象足以證明長洲在十九世紀中葉的繁盛,亦證明當然長洲的民風較內陸地區開放,有助長洲日後的發展。1860年,澳門勞工開始湧入香港工作,他們部分先乘船往長洲;在長洲打聽機會,接著再前往港島。而長洲人也開始在英治下的港島尋找工作。(4)
|
|||||
晚清時期的長洲(1898年)(6) | 停泊於長洲的炮艦, 攝於 1898 年(photo from Iris Johnston) | ||||
百多年前的長洲(4) | 1898年長洲島上的海關檢查站(17) | ||||
現長洲中央廣場(1898年) | |||||
|
|||||
長洲本來是一個小島,後來發展順利,成為繁盛的港口;除地理因素外,島上居民守望相助也是重要原因。從長洲一塊公元1807年的碑刻顯示,島上居民雖然籍貫不同,但他們能齊心協力發展公共事業;當時島上一名店主不忍看見貧苦無依、垂危病患者的慘況,遂發起籌辦收容所。1850年代,離島區處於混亂時期,當時長洲幸好有位領袖獲得縣官的淮許,招募島民一起保衛家園,獲得所有島民響應,並載於另一塊碑刻之內。最後一塊碑刻紀錄了當時東莞會所重修了島上的一所私塾,方便同鄉和其他籍貫的子弟學習。日後成立的街坊會和四大總值理,為島上居民所做的貢獻也就更多;如修築一座公墓以安葬貧苦無後的死者等。上述事件足以說明,長洲居民能不分籍貫,守望相助,為長洲建立良好的發展環境。(4)
根據歷史的記載,長洲在同治年間已發展成為商賈往來的貿易港口,不過該島在颱風季節,有不少往來貿易的人葬身海中,屍骸沖到岸上後,情況慘不忍睹,而生還者也遭受到流亡及貧疾之苦,因此當時東莞商人蔡良於同治十一年 (公元1872年),在大石口購地建立「棲留所」;更於同治十二年六月「棲留所」旁建立義塚,撿埋無人收葬的骸骨。公元1915年,長洲街坊會對「棲留所」進行擴建,並易名為「方便醫院」,仍然以贈藥及施棺為主。(9)1930年代,紹昌洋行買辦徐珍浦與馮秉芬爵士發信邀請胡文虎、胡文豹損錢籌建長洲醫院 ;據當時建院碑文記載,長洲人口已有萬餘人。此後,大嶼山、南丫島、坪洲等地的居民都前來醫治及生育。可見長洲除商業外,亦很注重當地的醫療發展。(4)
|
|||||
|
|||||
方便醫院(前身為棲留所,建於1872年;於1988年停止運作)(9) | 義塚 | ||||
公所(建於1921年,曾經辦過公立義學) | 長洲警署(建於1913年)(4) | ||||
公元1898年中英簽署「展拓香港界址專條」以後,長洲由英國人接管
。1900年,長洲衙司之子打死人後逃走,連帶衙司亦不見其縱;由於規矩失衡,權力出現真空,當時身為地保的黃氏家族便頂替了地方官員,工作包括代收地稅等等。翌年港英政府開始差派西人幫辦及雜差駐守長洲
,最終英國人在1903年才登陸長洲。英人進入長洲後,首先是劃定土地,並統計人口。(7)為了方便執行及落實地方事務,領
英人於長洲豎立界石,其目的是將長洲南部的山頂區發展為高尚住宅區;遂於 公元1919年發出一條法令,規定若要在長洲南部居住,必須向政府申請。而直至1938年,已有三十六座房屋在長洲南部興建,戶主均為外籍人士。為了讓當時居民得知界限範圍,英政府在界線上豎立十五塊界石,作為標記,界線由長洲西南面的鯆魚灣至東灣長洲醫院附近。而按英人規定,界石範圍以內不准華人居住;如有華人進入,屋主可以毒打或放狗咬人。而英國人對此亦嚴厲執行,小童亦不例外。故當時長洲民眾對英國人沒有好感。第一名來長洲居住的英國人是當時的按察師(今稱律政師),而現時位於山頂的運動場,最初是由英國人開發的。(7)
|
|||||
1919年的長洲灣(photo from Iris Johnston) | (4) | ||||
1920年代長洲灣(13) | 1920年代長洲的房屋(13) | ||||
長洲近百年轉變 | |||||
踏入二十世紀初,島上居民除小部分從事農業外,大多發展商貿;包括售賣糧食、柴薪、雜貨、粗鹽、漁具,維修及建造船艇,亦有經營信用貸款。當時長洲是漁船的海上補給地,島上商舖其門如市,海灣泊滿了船隻。據「1906年出版的《中國海的領航員》一書(英國海軍部的刊物)便提到: 『這裡真是擠逼得很,在碇泊處內的大船之間,確實難再容納一艘小舢舨了』。在十九世紀中葉的時候,島上最少開設了二百家商店。很明顯的,這一切都是該區內很重要的一環。」(3c)
長洲早期的教育較其他離島好,不少大嶼山的學生也來讀書。長洲官立中學和義學 ,在早期的教育史上較具規模。官立中學創立於公元1908年,最初設於更練館,其後於1928年才在現址建立自己的校舍。而義學則於1921年創校,早期在公所裡進行教學 ,至1953年才搬遷至現今學校道的校舍。現時的國民學校雖有110年歷史,惟早期是由長洲惠潮府、寶安會所及東莞會所三間不同的社團獨立運作,到後期才聯合組成現時的國民學校。
|
|||||
早年的長洲北帝廟 | 11號界石現位於半山路某住宅之內,現已屬私人地方範圍 (18) | ||||
(4) | 漁民在現今的大貴灣修理漁具(5) | ||||
當年的街坊橋為船隻上落客貨的地方,現已被鄰傍的碼頭所代替(5) | (5) | ||||
二十世紀初,長洲出現了四大總值理負責長洲街坊的一般事務,並作為居民代表與英政府溝通。第一屆總理為鄺業、卓浩發、歐合全及鬍鬚滿。至1920年代,四大總值理開始經營街坊事業如街渡、輪船、電燈公司及街市等,並把所賺取之盈利悉數充當方便醫院作營運經費,為島上居民提供醫療服務。在食水供應方面,除井水外、居民要乘船至大嶼山的 蝦澗取水,該地至今仍保留著三個小水池。以前分別為鄺、卓、歐之產業,現時則被政府接管。於此同時,島上的居民另組街坊會處理居民的事務。(4)
長洲於公元1936年曾發生一場嚴重火災。起火原因不明。 據聞當時是由一間名為錦綸昌的匹頭行(現在的漢軒酒樓旁)首先起火,燒燬了街上數十間店舖。雖然長洲警署已經即時通知港島消防局前來救援,但消防隊伍卻錯趕至燈籠洲;待消防車來到大新街時,此地已淪為一片廢墟。現在,大新街仍有一些刻有1937年字樣的樓房,就是火災後重建的樓宇。(4)
|
|||||
1930年代的建築 | 1936年大新街火災後重建的屋宇 | ||||
(4) | 古代漁船(11) | ||||
20世紀40年代的長洲灣(5) | 三、四十年代的蝦膏及蝦醬,乃是島上的主要產業(5) | ||||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長洲的經濟相當繁盛;無論是漁業、農業或商業都很興盛,因而長洲能自給自足。另外,當時長洲人亦有「嫖賭飲吹」的習慣,完全可媲美澳門;鴉片煙館隨處可見,且大多集中在最興旺的大新街。對外交通方面,有俗稱「飛電一」的小客輪,每日接送長洲居民前往香港島;而當時已有十多二十位子弟,往港島就讀書院學習英文。此外,也有俗稱「孖煙通」的火船,在來往香港與澳門途中會經過長洲;搭客會在現今的污水處理廠上船,來回船程需兩天之久。(19)
在日軍未佔頒香港時,長洲的漁民曾將貨物運至中國沿海地區;因此出現過一段繁華的黃金歲月,長洲更有「小金山」的稱譽。 在全面抗戰時期,長洲人曾組織「治警團」維持島上治安;當時治警團有兩隻船艦,第一號艦長是官勝,第二號艦長是陳祥。由於當時有大量難民逃離香港到大後方重慶,並以長洲為中途站;故每天湧入長洲的難民多不勝數,大多數停留在方便醫院對落的鹽倉。此時,一些好心的長洲街坊會向難民分發粥水;但是, 有些難民會在這裏因久病成疾,相繼去世。所以,高峰期這裡每天可抬出多具屍體,十分驚人。(19)
|
|||||
1950年代的長洲(6) | |||||
二十世紀初長洲漁民在長洲灣上修補魚網(11) | (4) | ||||
當年的街坊橋 | |||||
香港淪陷後,日軍便接管了長洲,曾以長洲官立中學校舍作為總部
。而為了維持島上管治,日軍又以「長洲維持會 」取代舊有的「街坊會」,作
公元1945年日本投降時,位於大嶼山的游擊隊,也順利地進駐長洲並接收了日軍武裝,當時長洲居民燃放炮竹歡迎。為解決島上的一些重要問題,游擊隊應居民的要求
幫助組織了「長洲居民協會」。不久英軍派員與游擊隊談判,雙方在天主教堂進行;並協定在英軍正式接管前,繼續在長洲維持治安。至港府正式接管長洲後,
「長洲維
|
|||||
1960年長洲戲院賑災籌款 | 1960年金龍戲院賑災籌款 | ||||
長洲在戰後也急速發展,原有的
上世紀對長洲造成最嚴重破壞的颶風,莫過於1962年9月1日的十號信號颶風「溫黛」。「溫黛」襲港時分別創下香港最低氣壓、最高每小時平均風速及最高陣風的紀錄;氣壓為953.2百帕斯卡,平均風速每小時高達133公里,陣風每小時259公里 。紀錄至今未破。當天,由於香港正值天文大潮,當溫黛風眼橫過長洲後;其引起的風暴潮,加上海浪,水位比正常的最高潮位,再高出3米而達5.2米。因此,在大石口天后廟對出海邊(現已填成數條大街),對漁民造成嚴重傷亡。
|
|||||
長洲除了舞獅、麒麟外,1953年曾舞蜈蚣,慶祝英女皇加冕。(23) | 50年代的長洲祖社 | ||||
1960年瑪莉到訪長洲 | 1960年災後滿目瘡痍 | ||||
1964年南氹海事現場(13) | 1984年6月24日在長洲對開海面拍攝到的水龍捲(6) | ||||
早在1950年代,長洲經濟蓬勃,人口眾多。為解決供水問題,政府在大嶼山十塱半島興建一小水塘,再用一直徑6吋的海底喉管引水至長洲碼頭附近上岸。當時還仿效了第一條從九龍至港島海底喉管通水時的做法,在上岸地點建造了一個噴水池,在1955年8月啟用禮當天,舉行噴水儀式。 從照片可看見孩子們在噴水池前,欣喜若狂的情形,非筆墨可以形容。(20) 六十年代初期全港食水短缺,長洲亦實行每四天供應食水四小時。
現今 長洲之食水由石壁水塘供應,大型喉管經北長洲海峽,直達長洲泵水庫,經過處理後才供給居民食用。自此,長洲水資源問題才得以解決。未來有計劃在芝麻灣與大貴灣之間,興建一條1.4公里長500毫米直徑食水管,以代替現有10英吋之水管,於2010年開工,2013年9月完成。(21)
|
|||||
1955年8月啟用禮當日情形(20) | 長洲現時唯一的水井(現已封閉) | ||||
長洲大貴灣儲水庫 | 長洲跨海水管工程(21) | ||||
由於長洲位處偏遠的海隅地區,難於治
自公元1898年7月1日英國正式租借新界起,以七十五年為批租期繼續由黃氏管理,期滿可再續。1905年,港府訂立官地租約(集體官契),將長洲五百多戶居民,共六百一十九個地段的私人土地批給黃維則堂。由於黃維則堂擁有分租權,長洲島上的住宅買賣,曾長時期必須先向該堂繳付大筆手續費並要獲其批准,以至影響長洲島上的物業價值。因此出現無數糾紛,經戶主不斷向政府請願,最終於1995年,立法局正式通過《集體政府契約(長洲)條例》,奪回土地批租權。(10) 現時長洲土地買賣,可直接到離島地政署查詢,無須再經黃維則堂審理。
|
|||||
1970年代長洲碼頭(13) | 1970年代長洲碼頭(13) | ||||
1980年代長洲碼頭,小販林立(13) | Old Cheung Chau Police Station = 舊長洲警署1973年(13) | ||||
大石口碼頭附近,現已填成數條大街 | 長洲早年的大排檔 | ||||
二百多年 前,長洲有疫症流行,惠潮人士遂遠赴惠陽,迎北帝神像到長洲出巡打醮。自此疫症消失,為了防止再發生瘟疫及酬謝神恩,長洲太平清醮也跟著每年舉辦一次;當中的「搶包山」,更成為整個打醮的壓軸項目。每年太平清醮必有三座用竹搭成高逾五十尺之包山,矗立於醮場內。包山上的包是經道士誦經作法,更受過神靈庇祐,得包者可保一家平安;因此,成為長洲居民和各地遊客都希望得到的「平安包」。到醮期的最後一天會景巡遊、齋戒和祭幽儀式完結後,當年之建醮總理會依慣例於子夜時分敲打銅鑼,驚險刺激的「搶包山」隨即展開。
公元1978年約300多人從四面八方的朝著包山一擁直攀到最高的位置;目的都是希望能夠搶到更多,掛在包山上更高位置的平安包。而其中一座 包山因不勝負荷而塌下,導致24人被壓斷手腳受傷。政府隨即宣佈禁止「搶包山」,改為將平安包從包山塔上解下,翌日分派給居民。多年來經長洲鄉事委員會、建醮值理會、各社團、街坊會和長洲居民,不斷向政府申請復辨「搶包山」。到2005年政府終於同意恢復舉行「搶包山」,包山塔改用鋼鐵搭建,而參加「搶包山」的人數只得12人,並須要報名和進行選拔賽,參賽者更須要配上安全帶。現時長洲太平清醮「搶包山」的節日盛典,已成為香港旅遊發展局向世界各地重點推界的旅遊項目。
|
|||||
|
|||||
1962年太平清醮搶包山(14) | 1978年5月10日包山倒塌情境 | ||||
1965年太平清醮申請書(15) | 以太平清醮為題材的郵票 | ||||
真的包山與假的包山分別豎在醮場的不同位置(24) | 子夜後刮包的情形 | ||||
現今之長洲 | |||||
|
|||||
港府在公元1982年引入香港區議 長洲之經濟發展,由於地理特點,初期均以漁業為龍頭經濟,故有造船業(全盛時期有船廠、修船廠、槳櫓廠,共24家之多)及漁具業(漁絲廠、漁勾廠)。而後期因香港輕工業蓬勃發展,連帶長洲亦紛紛設廠,計有織造業、皮革業、紙牌廠、珠鍊廠、塑膠廠、火柴廠;更有加工業如:食品加工(涼果、 鹹魚、蝦膏、梅菜等)、玉石加工、藤具加工及瓷器加工等,為長洲提供大量就業機會,對長洲經濟發展,貢獻甚大。現今時移勢易,均一一被淘汰,或日漸式微。(8)
往日的長洲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社區,在岸上的工業和手工業大部分也是與漁業有關。近年隨著人口不斷增加,工商業、住宅區不斷發展,而漁獲卻不斷減少,長洲逐慚發展為旅遊勝地。(4) 長洲人口最多的時期是在1990年代,據當時的人口調查約四萬人;而現時人口只得二萬五千人。由於漁業的式微,洲民大部份往港島謀生計;故現時只有旅遊業,成為長洲之主要經濟收入來源。 由於旅遊業興旺,島上因應遊客的商業服務日益增加;如度假屋出租、各式各樣的 食肆和紀念品店應運而生。雖然現時有很大部份漁民已投向其他行業,但仍不減長洲的漁港特色。
|
|||||
|
|||||
現時的長洲醫院(建於1934年) | 長洲山頂球場 | ||||
長洲渡輪碼頭,快船半小時可達香港中環 | 現時長洲仍不減漁港特色 | ||||
長洲公眾碼頭,可乘小艇可到鄰近各島 | 現代的漁船多裝備先進的儀器 | ||||
當年的街坊橋位置,現雖沒有長橋伸出,但仍有不少載客小艇等候租用 | 貨物起卸區,街渡為長洲提供日常所需之物資補給 | ||||
有關網址 | |||||
長洲鄉事委員會 | http://www.cheungchaurc.com/Main.aspx | ||||
小島風情畫之長洲篇﹕吞併長洲 | http://ol.mingpao.com/cfm/style5.cfm?File=20070121/sta13/vzd1h.txt | ||||
古物古蹟辦事處 | http://www.amo.gov.hk/b5/main.php | ||||
長洲航空氣象站 | http://www.hko.gov.hk/wservice/tsheet/pms/his_cch_station_c.htm | ||||
離島區風物誌 | |||||
香港政府檔案處 | http://www.grs.gov.hk/ws/tc/home.htm | ||||
Cheung Chau 1850-1898 | |||||
百度百科 | http://baike.baidu.com/view/1038496.htm | ||||
1960年瑪麗到訪長洲 | |||||
資料及圖片來源 (Information and Photos come from the following website): |
|||||
(4) 離島區風物誌
(7) 長官家長通訊200712
(8) 長洲鄉事委員會
(13) 香港人網
(14)
第二屆歷史照片研究比賽
(15) 香港討論區
(19) 資料來自高標、黃漢林
(24)
www.bighongkong.com
|
|||||
|
|||||
免責聲明:本網站的內容只供使用者參考之用,並不承擔任何因使用而引致的損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