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址:香港長洲中興新街20號地下

電話: 29815118

    電郵 : range5118@yahoo.com.hk

傳真: 29815151

學會主頁

教育服務

活動紀錄

每月通告

論題研討

健康社區

長洲漁業發展

早年漁業

 
百年前長洲漁船在沙灘上曬魚網的情形(7) 曬魚網(7)

長洲漁船在船上曬魚網的情形(7) 修理漁具(7)
   

 

百多年前,長洲已是一個繁盛的漁港。從圖片 一所見,當時已出現不少類形的船隻,可知是應付各種不同的商業或捕魚活動。據有關資料記載,當時長洲陸上居住人口約為 3,000人,而艇戶人口亦近 5,000人。(3a)然長洲是一個沒有多大自然資源的小島,水源更關繫著島上人口的繁衍,相信這數字 在當時遠遠超出島上資源所能供給的極限。由於長洲地理環境介於大嶼山、坪洲和其他離島的中間,可與各島嶼 如伶仃、鴉洲等聯繫緊密;而且其位於澳門和廣州的主要航道上,可與廣東沿海各地交往。在百多年前交通不甚發達的情況下,長洲作為一個溝通中港的重要中轉站,是其主要繁盛的原因。從島上不少古建築來看,長洲能比附近各島嶼繁榮,本身應 是有不少獨特的條件。

 

百多年前,長洲的居民除捕魚為生外,也有使用漁船載貨經商的情形。據資料記載:當時的貿易「包括糧食、漁具、雜貨和出海時用以醃魚的鹽。也可以建築船艇和進行修理;製造船帆;出產消費品;代理推銷漁獲;和經營信用貸,方便購置新船,或備辦口糧,幫助艇戶渡過他們的困難日子。岸上人的另一項賺錢的方法,便是給艇戶們預備好適當的沙灘,好讓他們每月一次或兩次的,把船艇拖到岸上來,燒除附在船底的蠔殼,或張晒和修補魚網等。還可以出售禾草,以作焚燒船底的用途,或供應柴薪,以便燒生火。事實上,每一樣東西都是給岸上人有利可圖的。」(3b)

 

賀誕(7) (7)
(7) 百年前的長洲灣情形(1)

 

據「一九O六年出版的中國海領航員一書(英國海軍部的物) 便記載說:『這裡真是擠逼得很,在碇泊處內的大船之間,確實難再容納一艘小舢舨了』。在十九世紀中葉的時候,島上最少開設了二百家商店。很明顯的,這一切都是該區內很重要的一環。」(3c) 從島上出現的四座天后古廟來看,它們不但代表漁民的不同需要,也證明當時漁民對長洲這中轉港之重視。因此,長洲在香港開埠初期的漁業和商貿,應扮演一個頗重要的角色。

 

(2) (2)
(2) (2)

 

以上圖片為1940年時島上居民的生活,長長的泊處可知當時經海路的貿易繁盛。在食水供應方面,由於井水不敷應符日常食用;居民需要乘船到大嶼山的蝦澗取水,該地至今仍保留著三個小水池。以前分別為鄺、卓、歐之產業,現時則被政府接管。在日軍未佔頒香港時,長洲的漁民曾將貨物運至中國沿海地區;因此出現過一段繁華的黃金歲月,長洲更有「小金山」稱譽。香港淪陷時期,雖然日軍也接管了長洲;然由於長洲居民多以捕魚為生,因此生活尚可維持。戰後,逃難的居民紛紛遷回,長洲的人口也急速增長,而漁業也進入另一高峰期。(4)

 

 
 
近代漁業

 

長洲這個由沙堤形成的小島位處大嶼山的東南面,擁有優良地理條件,海灣形成了天然的避風港,自明朝起已成為漁船的集中地。我們在長洲山頂極目外望,可一次過觀察各式各樣的漁船。從林林總總的漁船中,獨見蝦艇的設計跟一般漁船的不一樣,兩旁有一條長長的粗木條,與大竹綑在一起,叫作「蝦突」:突出來的意思。當大網運作時,張開兩旁的「蝦突」與船成「十」字狀,每邊拉開六至十張蝦罟(網的一種),可於數十米深的水底網起底層的蝦。(6)

 

單拖只需一艘漁船拖動漁網,作業方式是利用兩條繫於船尾的拖纜,拖動一張貼近海床的網,拖纜末端兩塊拖板(俗稱龜板)控制網口的張開度,所以船尾的拖板及拖架是單拖漁船的特徵。單拖漁船較易操作,可更有效地在水深八十米以下的漁場作業,捕捉較高價的魚類。雙拖是魚產量最高的捕撈方式,需要由兩艘漁船共同操作及拖曳一張裝有網袖的袋型網在海床上捕捉底棲魚類,由於馬力較大,作業範圍可達一百五十米水深的遠洋海域。大部分的雙拖漁船都在本港以西水域作業,漁獲以木棉、九棍、牙帶及魷魚為主。(6)

(6)

 

在六、七十年代,由於造船業及維修船隻技術的提升,捕漁業的發展可謂更繁盛;漁民不但可近海捕魚,也可發展遠洋捕魚。隨之而帶動的經濟,就是捕漁設備亦曾隨之而興盛,食品加工業如鹹魚和蝦膏也得以發展。當時長洲島上仍存在著很多糧食、雜貨商店,由於糧油雜貨供應充足,不但供應島上的居民及艇戶,也供應附近島嶼居民的需要。當時的長洲被稱為 「香港四大漁港」之一,可謂不無原因的。

 

七十年代起,長洲當地的漁民也發展養殖漁業,然由於沿岸的污染嚴重,水質及其他環境因素侷限了養殖漁業的發展。從圖片 四可見,現時長洲的養殖漁業並不繁盛,海鮮的供應也多來自附近島嶼的養魚場。隨著時代的轉變,回歸前後,漁業的發展已逐漸衰微。漁民的新一代,大多上了島上居住;職業上也轉了型,到港九各地工作。部份則在島上從事相關的商業買賣或服務行業。從另 外圖片二、三可見,現時長洲仍有不少的中型遠洋捕魚船隻,支撐著長洲漁業的發展。

此外,由捕漁業而發展出來的其他產業,卻有一定的增長:
一、  海鮮食肆的發展,為漁業的繼續存在提供了條件;
二、  附近養魚業的發展,不但為長洲提供了價廉物美的海鮮,也促進了長洲的旅遊業;
三、  鹹魚海味可說是漁產業的副產品,在島上應有發展的空間;
四、  環島垂釣雖已存在很久,島上亦有釣魚設備售賣,然始終未發展成氣候。
由漁船而轉變出來的接載服務,在各離島及中國沿海間穿梭往返。
六、  滑浪風帆,不但可藉著地理優勢而發展,也因李麗珊得到奧運金牌的緣故而受到重視。
 
 
漁民組織
 
現時長洲的漁民組織甚多,不過隨著漁業的衰退,相信很多組織在區內的影響力日漸減弱。以下是有關漁民組織的名稱:
長洲漁業聯合會、長洲西灣媽勝堂值理會、香港漁民互助社長洲辦事處、長洲釣網養殖漁民聯會、長洲龍船會、長洲大澳蝦艇體育會、長洲深海紅衫釣艇會、長洲漁民水面作業聯會、離島養漁業協進會(長洲)、拾塱漁民龍舟體育會、長洲漁民福利協進會、 港九水上漁民福利促進會長洲辦事處等。

 
 
洲漁民的捕魚方法主要分 為三大類:

 

一、近岸漁業:離岸約三至五公里,水深約四十米以內海域的漁業,使用小型漁船或無動力小舢舨、竹筏等,方法為釣魚、 延繩法 lining圍網法 purse-seining刺網法 gill-netting等。

近海漁業:離岸二百公里內的海洋漁業,使用動力、冷藏設備、無線電齊全的中型漁船,方法以拖網法 trawling捕撈為主。

三、遠洋漁業:在大海洋的漁業,使用動力、冷藏設備、無線電齊全的大型漁船,方法以捕釣為主。

 

拖網法  trawling:這是最主要的方法,於離岸深水地區進行。一般以兩艘漁船,各拉著漁網一端,然後同時前進,捕撈水中漁類,但同時會撈起其他水產;亦可以用一只漁船拖網。 

延繩法   lining:此方法是從船上放下配有漁鉤和餌的長釣魚繩;可於近岸或大海使用。

 

(5) (5)

圍網法   purse-seining:這個方法一般在晚上由兩只船隻進行;一艘船上放置燈光以吸引游魚,另一小艇則拉著漁網繞一個圈圍捕。香港水域可見到這個做法。 

刺網法   gill-netting:這是一個捕捉接近海床魚類的方法。從漁船放下一道魚網,橫放海中,直達海床;當游魚嘗試穿越網孔時,易為網眼所困。

(5) (5)
 
 
長洲漁業在這百多年來的變化甚大,然記錄的資料卻甚少,有些已呈空白。一切有待進一步的搜集 ,以下是一些難題:
一、百多年來捕魚的方式及設備有那些;
二、捕魚船有多少類型,有那些專門的捕魚船;
三、通常到那裏捕魚,需時多少;
四、通常捕到那些魚類,魚獲有多少;
五、捕到的魚獲會怎樣處理;
六、漁船上有那些設備,漁民在船上的生活;

 

(建設中)
 
 

資料及圖片來源 (Information and Photos come from the following website):

 
 
(2) Hedda Morrison 
 
(3)《長洲鄉事委員會》

(4) 離島區風物誌

(5) 地理入門網址:

(6) 大公網

(7)  香港歷史博物館
 

作者:許輝程
寫於己丑年孟冬 

免責聲明:本網站的內容只供使用者參考之用,並不承擔任何因使用而引致的損失 。